環保稅實施以來,稅務局充分發揮稅收職能作用,通過信息共享、輔導申報、辦理退稅等多種方式助力轄區企業減污、利廢、降碳,引導企業走向轉型升級的綠色發展之路。
一、稅惠激勵為企業轉型注入動能。環保稅是綠色稅制的主稅種,其“多排多繳、少排少繳、不排不繳”的調節機制本身對企業主動治理就有激勵作用,稅務局將走訪問需與政策宣傳相結合,對轄區內環保稅納稅人進行逐一輔導,幫助企業探尋研發創新、低碳循環的發展方式。開展2022年1月1日-2023年1月31日區間水污染物環境保護稅政策執行風險排查,對多繳誤繳企業及時辦理退稅,依托“稅直達”平臺進行政策精準推送,將全面覆蓋與精準輔導、智能填報與遠程幫辦結合,推動稅收紅利直達快享,激勵企業主動控制生產過程中污染物排放。
二、建立“三項”機制深化治理成效。建立監測與納稅申報協調、全部門協作與信息共享、數據異常標準與完善復核程序等三項工作機制。一是做好數據比對。積極加強與環保部門之間的協作,第一時間獲取納稅人的環評報告,及時將環保部門提供的排污數據與納稅人申報信息進行比對,定期進行監測數據和申報數據比對。二是開展實地走訪。深入企業生產車間,檢查檢測設備工作運轉情況及數據的準確性,督促企業及時準確進行環保稅申報,利用稅收這把利劍倒逼企業進行技術升級和設備改造,充分降低能耗,提高資源利用率。三是輔導準確申報。通過與環保部門共享環保涉稅行政處罰信息,及時獲取納稅人未采集、未申報的污染物信息,輔導納稅人相關應納稅額的計算和補充申報,確保環保稅征收管理落實到位,同時通過稅企平臺、微信群、朋友圈,對環保稅政策進行宣傳,確保納稅人及時掌握和了解最新的稅收政策。
三、改進工作措施提升管理水平。一是加大監管力度。推動排污企業監管能力建設,全面提高企業污染物排放在線監測系統安裝覆蓋率。二是完善協作機制。充分整合環境保護主管部門的技術優勢和稅務機關的征管優勢,明確雙方涉稅信息交互、共享的范圍、標準、時限,細化雙方在征管信息化建設、涉稅風險評估與檢查、《環境保護稅法》宣傳等方面的協作辦法,形成工作合力。三是加強業務培訓。對環境保護主管部門重點開展稅收征管等相關業務知識培訓,定期開展環保稅稅收風險識別等相關業務知識培訓,提升業務技能,不斷適應新的征管要求。四是注重宣傳輔導。重點開展應稅污染物監測、應納稅額計算以及申報等業務技能培訓,以提高納稅人申報信息的規范性和準確性。